CT掃描的適應癥
任何一種影像學檢查手段,都有長處和短處,CT掃描也不例外,雖然全身各個部位都可以檢查,但絕不是所有病變做CT掃描都能獲得準確診斷,而有其相應的適應癥。
一、顱內病變:顱內腫瘤、顱捏外傷、腦血管病,腦變性疾病、先天性畸形、顱內感染性疾病、腦積水、代謝性疾病。
二、五官:眶內炎癥、眼格氏病、眶內腫瘤、眼眶外傷及眶內異物;外耳、中耳、內耳先天性畸形、顳骨外傷、耳硬化癥、中耳炎癥、頸動脈球瘤;鼻竇炎、鼻竇囊腫及息肉,鼻竇及鼻咽部腫瘤、喉癌、涎腺腫瘤以及炎癥。
三、頸部疾?。侯i部腫瘤、甲狀腺腫瘤、甲狀腺彌漫性腫瘤、甲狀旁腺腫瘤。
四、胸部:肺炎、肺結核、肺部腫瘤、結節(jié)病,胸部外傷,肺血管病,肺囊腫,肺隔離癥??v膈腫瘤,血管性病變及轉移性病變,心包病變,胸腔積液,胸膜間皮瘤,胸膜轉移瘤。
五、腹部:肝、膽、脾、腎、腎上腺、胰腺等器官的良性及惡性腫瘤,感染性疾病,肝局灶性增生,肝硬化,腹部外傷,膽道、泌尿系統(tǒng)結石,梗阻性黃疸的鑒別,膽總管囊腫、肝、脾、腎先天性病變,胃腸道腫瘤及腫瘤向周圍侵犯范圍及程度。
六、腹膜后病變:腹膜后腫瘤,腹膜后纖維化,腹主動脈瘤等。
七、盆腔:膀胱結石、膀胱腫瘤、前列腺增生及腫瘤,前列腺結石,子宮肌瘤,子宮癌,附件囊腫及腫瘤。
八、脊柱、四肢:脊柱、四肢外傷,骨折,椎管內有無骨折片,椎管有無變形、狹窄,脊柱,四肢炎癥,結核,腫瘤,關節(jié)退行性病,椎間盤突出等。
九、特殊檢查:頜面部骨折的三維重建,腦血管及主動脈血管的三維重建,肝臟三期掃描等。
增強掃描的目的
一、區(qū)分正常或異常血管結構和明確病理性血管。
二、顯示腫塊與有關血管。
三、提高病灶的檢出率。
四、提高解剖細節(jié)。
五、顯示尿路結構。
哪些病人不宜使用離子型造影劑
一般情況下,離子型和非離子型造影劑都用于CT增強掃描,但屬于下列情況者,應使用非離子型造影劑而不宜使用離子型造影劑。
一、過敏體質或有離子型造影劑過敏史者(如使用費離子型造影劑也需先做碘過敏試驗)。
二、顱內椎管內腫瘤,動脈瘤,血管畸形及感染者。
三、有癲癇病史者。
四、心、肺、肝、腎功能不全者。
五、惡性腫瘤所致餓消耗狀態(tài),低蛋白血癥,水電解質失衡者。
六、嬰幼兒及60歲以上老年患者。
七、糖尿病、甲亢、嗜酸細胞瘤患者。
八、某些特殊掃描者(如各部位動態(tài)掃描,肝雙期/三期掃描、CT血管成像等)。
總之,CT增強掃描應以安全、舒適為前提,目前離子型造影劑已越來越被非離子型造影劑所取代,請病人根據(jù)自己的病情及經(jīng)濟狀況選擇造影劑。
CT掃描前準備
一、對增強掃描的病人,上午檢查者禁食早餐,下午檢查者禁食中餐。
二、對不合作的病人,包括嬰幼兒、煩躁不安或意識喪失的病人,需臨床醫(yī)生給予鎮(zhèn)靜后才能檢查。
三、做腹部CT掃描的病人,檢查前應口服適量的含造影劑的水,做盆腔CT掃描的病人,服大量的清水,或含造影劑水,待膀胱感到滿脹后,再進行CT掃描。
四、做CT檢查的患者,應取下檢查區(qū)域金屬類物品,以減少偽影。
CT掃描須知
一、做CT掃描的病人,需持臨床醫(yī)師填寫的CT檢查申請單,到門診注射室做碘試,再去收費處交款,然后去CT室預約時間,患者在預約單約定的時間內,按照先后次序自覺排隊侯檢。
二、患者在CT檢查申請單上必須寫明家庭詳細地址及聯(lián)系電話。凡在我院做過CT檢查者需注明原CT號。
三、做胸部、脊柱、四肢掃描的病人,需攜帶X線平片,并交當班醫(yī)生,以便醫(yī)生參照X線平片,擬定掃描計劃,做腹部盆腔的病人,請帶B超結果、臨床化驗結果及其他有關病例資料(包括外院CT片等)供醫(yī)生參考。
四、符合急診范圍的病人,原則上是隨來隨做,一小時后發(fā)出診斷報告。
五、凡需增強掃描的病人,需先做碘過敏試驗。
六、患者憑病歷或發(fā)票到登記室取結果。